n121747

九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国企改革,导致几千万工人失业,其中有一个让几千万下岗工人最不认

九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国企改革,导致几千万工人失业,其中有一个让几千万下岗工人最不认可的说法:国企的工人偷奸耍滑不好好工作! 现在很多95后、00后的朋友,可能对“下岗”这个词没啥概念了。但在二十多年前,这俩字儿的分量,能压得一个家庭喘不过气。 那时候,一股叫“国企改革”的大潮正席卷全国。目标很明确:提高效率,甩掉包袱,让那些常年亏损、靠国家输血过日子的老国企活过来。方向没错,但过程中的阵痛,结结实实地落在了几千万普通工人身上。 这场阵痛里,最伤人的不是丢了饭碗,也不是收入骤减,而是一种说法,一种把脏水泼到工人身上的论调:“国企就是被这帮懒汉搞垮的,他们偷奸耍耍滑,不好好干活!” 说国企工人“懒”,这事儿得看跟谁比,怎么比。 你要拿现在互联网公司“996”的标准去套,那他们确实“懒”。那时候的工厂,八小时工作制,到点下班,周末双休,还有工会发电影票,组织疗养。但这不能叫懒,这叫时代的工作节奏。 我邻居有个王叔,是当年本地一家大型机械厂的八级钳工。啥概念?那手上功夫跟绣花一样精细,外国专家来了都得竖大拇指。他跟我说,他们那代人,对工厂的感情,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理解。 “我们是跟着共和国一起长大的,厂子就是我们的家。” 王叔喝了口茶,眼神有点飘忽,“刚建国那会儿,啥都缺,我们加班加点,不为钱,就为给国家造出争气的东西。那时候提的口号是‘当好国家的主人翁’,谁敢偷懒?那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他说的是实话。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支撑起中国工业基础的,就是这批人。他们响应号召,把青春、汗水甚至健康都献给了工厂。那时候,一个技术过硬的工人,社会地位和荣誉感,比现在的很多白领都高。 问题出在哪了呢? 到了九十年代,市场经济的大门一开,很多国企突然发现自己不会玩了。过去,他们只需要按照国家计划生产,不愁销路。现在,得自己找市场、搞营销、抓质量、控成本。一套全新的玩法,让习惯了“大锅饭”的国企措手不及。 技术设备老化、管理体系僵化、人员冗余……这些都是事实。很多厂子连年亏损,确实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但把板子全打在工人身上,这公平吗? 工人们按时上下班,完成车间主任分配的任务,这有错吗?他们没有决策权,决定不了厂子要不要引进新技术,也决定不了厂子的经营方向。他们就像一颗颗螺丝钉,被牢牢地拧在计划经济这部老旧机器上,当机器要被拆解时,最先被扔掉的,就是这些锈了、却也曾无比坚固的螺丝钉。 说他们“偷奸耍滑”,更是冤枉。当工厂接不到订单,几个月不开工,工人们在车间里除了打牌聊天还能干啥?这不是他们主观想懒,是客观上没活干。这种无奈的“清闲”,最后却成了他们“懒惰”的罪证。 就在社会上对下岗工人的非议越来越多的时候,一位老将军站了出来。 他叫杨成武,开国上将,打过飞夺泸定桥那样的硬仗。1997年,这位83岁的老将军早已退休,本该颐养天年。但当他看到报纸上关于下岗工人的报道,以及社会上那些刺耳的议论时,他坐不住了。 老将军掷地有声地说了一句话:“让工人自生自灭,我不同意。” 杨成武一生信奉的,就是共产党离不开人民群众。他觉得,工人们为国家建设流了一辈子汗,现在国家发展遇到困难,不能把他们当包袱一样甩掉。 杨成武的发言,像一块巨石投进舆论的湖面。它让全社会开始更严肃、更具同情心地审视下岗问题。许多人才反应过来,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良心问题。 根据后来的统计,从1998年到2004年,全国累计有超过三千万的国企职工下岗。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背后是三千万个家庭的生计,是整整一代人的命运转折。 在那个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年代,下岗几乎等同于“断粮”。当时很多城市街头,突然多出了无数修鞋的、卖早点的、蹬三轮车的小摊。摊主很多都是原来工厂里的同事、邻居。他们放下了昔日的体面和尊严,只为挣点钱养家糊口。 刘欢那首《从头再来》为什么能火遍大江南北?“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唱的就是这代人的心声。他们没有选择躺平,而是在时代的洪流中,努力地“从头再来”。 那些指责他们“懒”的人,应该去看看他们凌晨四点在寒风中出摊的样子。

评论列表

王老吉
王老吉 216
2025-07-26 19:59
减裁掉工人,为领导干部提高收入增效,简称减员增效。[得瑟]以前厂长车间主任工资顶多比工人多一倍。如今是一百倍一千倍,国企股份制改革就是变相侵吞国有资产!法人股几十万上百万股,一次分红几百上千万。[得瑟]

欢乐谷 回复 07-27 16:49
明白人

用户17xxx78 回复 07-27 22:26
因为之前的变私为公,本身就是折腾,走不通。厂子没有竞争力和活力,不是工人的错。

国庆
国庆 64
2025-07-26 10:19
九十年代国企工人什么时候有双休待遇了?写文章要严谨,要有责任感。

用户96xxx82 回复 07-27 10:59
不错,那时的星期天是"公体"日![赞][赞][赞].

shen 回复 07-27 08:54
有双休,本人93年9月参加工作,2000年买断工龄扫地出门

用户17xxx60
用户17xxx60 51
2025-07-26 20:49
确实当时绝大多数工人确实偷奸耍滑,这个没办法刷白。 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是一天一杯茶一张报

华生 回复 07-27 18:07
看你说的。好像裁掉后,留下来的就不偷奸耍滑了。

采菊东篱下
采菊东篱下 45
2025-07-27 10:55
企业效益好不好,主要看领导,看管理。员工偷奸耍滑是有,但是少数。如果偷奸耍滑的跟别人工资一样,那这样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当领导就要会管、敢管。

J _ P 回复 07-27 21:58
好企业会成为提款机的

西门吹吹
西门吹吹 24
2025-07-27 12:27
偷奸耍滑的多得狠,很多厂里有啥我家有啥,下班不顺点东西回家,就不是正常工人[静静吃瓜]
淡然
淡然 22
2025-07-27 20:37
好些发评论的说工人偷奸耍滑!你们有几个在工厂上过班!每个车间都定了任务的!任务没完成你怎么偷奸耍滑?再就是改革开放后很多企业都是按件计酬!你不做哪来的工资!一线工人绝对不会偷奸耍滑!都是做出来的!
冰雪消融
冰雪消融 20
2025-07-27 16:47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企业。第一,所谓国营企业,国家投资极少。都是银行贷款建设起来的。一个1、5亿资产的企业,国家只有183万元资本金。企业一年利息高达一千多万。本来还可以勉强生存,可增值税来了,不管企业死活,一上来就是百分之十七。国税局收税的气焰嚣张,怒火冲天,杀鸡取卵。逼得企业破产。还不算地方政府税收。企业生存困难,反说你干活偷懒?
用户13xxx98
用户13xxx98 17
2025-07-27 06:09
小便,你要是没经过那个时期就别在这里瞎逼逼。企业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节奏,产品没有订单,银行贷不到款,工厂没活干,工人就没有工资,你说怎么办?贷款发工资?银行也不自己印钞票啊!银行的钱也是储户的钱啊!银行就不怕信贷危机吗?

了了liaoliao 回复 07-27 15:06
那怎么现在国企亏损成这个吊样了,还能从银行弄钱呢

了了liaoliao 回复 07-27 15:07
现在国企亏损还能给股东分红呢

用户10xxx07
用户10xxx07 16
2025-07-27 12:25
有能力的人为啥怕下岗?说下岗可怜的那从没有上过岗的怎么说?当时可是有八亿农民工呢,他呢怎么活的,别说有土地,你先去看看当年种地一年的利润是多少,投入是多少。

tb720280_11 回复 07-27 23:48
啥叫有能力你说的能力指什么 八级钳工算不算有能力 还有上过岗再下岗和没有上过岗的完全不一样 有土地和没土地也不一样至少有土地的不会饿死

用户89xxx95 回复 07-27 23:42
屁话!有能力就不怕了?工厂8小时100件产品,到了私企老板恨不得你一天干200件甚至更多,干不完义务加班两三个小时,不是一天两天这样,是长年累月这样干,你是铁你再硬你受得了吗?

zhan520506
zhan520506 15
2025-07-27 13:35
工厂不断赔钱,谁养活这些工人?
大气磅礴
大气磅礴 13
2025-07-26 09:56
的确有部分人是这样

用户10xxx10 回复 07-27 19:26
你知道资本原罪吗?

远方
远方 11
2025-07-26 22:27
不带节奏你特么是不是会死?
微笑
微笑 11
2025-07-27 16:28
第一代工人确实有很多不求回报努力生产报国的 但是第二代往后就是混日子的多了 不能说偷奸耍滑是全部也有很多的要技术没技术要工作热情没热情的
俱甲骑
俱甲骑 11
2025-07-27 20:17
从小在工厂家属院长大,当时的工厂从生管到死,托儿所,医院,职工食堂,供销社,俱乐部,电影院,小学,中学,技校,儿童活动中心,图书馆,退休人员活动中心,什么都有,你说他们无法与找几个农民工就敢生产的私人工厂竞争我同意,因为成本太高了,但你说他们懒就扯淡了,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这里的私人小工厂或者是家里有点难做的活,比如电工,车工,焊工,第一反应就是找当年大厂里的正规工人,找不到你就得有人从头到尾的盯着这个活干完,也不是说野路子工人必然偷懒,是他还真不一定有你懂得多,而且他大概率能省事就给你省了,还不在意安全,满脑子是三天的活一天给你弄完了他好去接下一单
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 10
2025-07-27 12:34
要和农村拆迁一样赔偿,都是失去生活工具
辉煌
辉煌 8
2025-07-27 13:39
以厂为家的是有,但偷奸耍滑的更多。
文光
文光 8
2025-07-27 20:23
半夜零晨三点出发拦车去几十公里甚至百把公里去赶集,南方叫赶圩买鸡蛋回来卖,那种艰辛、现在的人更本想像出来,下岗职工艰难。
用户10xxx02
用户10xxx02 6
2025-07-27 14:49
那个年代的工人确实很懒,工作完8小时便收工了,不像现在的工人能干活,每天都工作十多小时的,并且每月最多4天的休息。
会飞的狼
会飞的狼 6
2025-07-27 21:41
我是1999下岗的,只好出来打工,算来26年了。
骑着扫把去旅行
骑着扫把去旅行 6
2025-07-27 19:05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这群国企下岗职工
zpk50
zpk50 5
2025-07-27 10:04
我当时还上小学,工厂五点半下班,五点二十车间门口已经挤满了准备撤退的大军。过两分钟还有些已经坐在自行车上,准备铃声一响就弹射起步了。不过说一千道一万,国企倒闭和工人懒不懒散真的关系不大,关键在市场需求和营销怎么样。

用户17xxx92 回复 07-27 21:00
我来说两句,我就是国企老员工,当时员工的思想素质很高的,没有半点私心,一心为国多作贡献。

风轻云淡刘云灿
风轻云淡刘云灿 4
2025-07-27 17:48
那时周未只休一天
钓鲨佬
钓鲨佬 2
2025-07-27 21:52
活可能有干,但效率低下,就如农村集体,看起来都在干活,实则也没效率,换成干多了归自己所有,一天干十二小时以上也甘心!
阿白
阿白 2
2025-07-27 22:48
偷奸耍滑的人当年得占一半以上,只少不多